主题词:零售 零售经营

零售上市企业经营大起底

2011-04-12 中国零售物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多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公布2010财年年报或业绩快报,从已披露的年报或业绩快报来看,实现盈利或预告盈利的公司约占9成,多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截至4月8日,多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公布2010财年年报或业绩快报,从已披露的年报或业绩快报来看,实现盈利或预告盈利的公司约占9成,多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不过数据显示,在去年高通胀压力、网点快速扩张后利润摊薄,以及大幅度促销所带来的“购销两旺”等因素影响下,大部分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增收不增利十分普遍。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2008年与2009年上半年很多超市的同店增长大幅下滑,但随着CPI由负转正,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底,很多超市的同店增长都有了一定增长,但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超市三项费用也在迅速走高,再加上租金成本导致的固定资产摊销费用上升,其净利润率增长越来越难,很多超市在2009年净利润都出现大幅下滑。
  
  超市:增收不增利
  
  超市提高毛利有两大途径,或者进行差异化生存,或者进行规模化生存。这方面,大本营同处于福建的永辉超市和新华都是两大代表。
  
  目前,随着CPI的大幅走高,超市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新华都2009年净利润率是2.2%,去年降到了1.7%;步步高2009年净利润率是2.9%,去年降到了2.5%。新华都的净利润增长率去年是26.02%,这远远小于其去年营收40.94%的增幅,步步高3.44%的净利润增幅也远远小于其营收18.25%的增幅,这都说明很多超市是增收不增利。
  
  超市的毛利水平一般不高,衡量超市的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资产周转率。这一方面要求超市不断提高存货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坪效,其次扩张还要低成本。超市的辐射半径很短,其内生增长要低于百货业的同店增长,但超市的复制能力强,连锁扩张潜力大。
  
  目前来看,区域内扩张仍是主流,超市的异地扩张受各地普通消费品的代理商体制,以及越来越稀缺、也越来越贵的优质商业地产制约也比较大,所以,超市必须要创新模式,寻找到好的突破口,进行异地扩张。
  
  但二、三线城市的一家新店如果要实现全面盈利至少要2~3年,这是它们未来的机会,也是风险所在。巨大的投资在这种购买力下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是个很大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超市的销售额逐年“增肥”,但实际利润却被摊薄。近两年,大部分以超市为主业态的企业其门店数量虽然还在增长,但门店数量增速在下滑。而扩张后的门店租金也在逐年增长,这也成为除通胀重压之外,导致2010年各企业净利润增幅普遍较低的原因。这种形势下,加强成本控制,适当提高毛利率成为了竞争的关键。
  
  所以,很多超市都加大了直采规模并加强了自有品牌开发力度,同时,在存货管理、价格与促销管理、供应商管理方面,超市也进行了管理优化,以控制成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要首推去年刚刚上市的永辉超市,它通过大规模生鲜直采提高了毛利水平。
  
  百货:利润难提升
  
  百货业要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增长,或者进行盈利模式的创新,或者连锁扩张、资源整合以形成规模效应或协同效应。
  
  百货业费用控制不力,目前百货业的净利率比较低。重庆百货近几年的净利润率一直在3%以下,王府井百货在4%以下,即使盈利模式比较独特的天虹商场其净利润率也只有5%左右,距离在香港上市的百盛集团的8%净利润率还有很大差距。
  
  从财报上看,国有百货受制于体制的因素仍旧很大,费用控制的动力不足。未来百货公司特别是国有百货企业如果能破除体制障碍,其利润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需要这些公司压缩费用、释放业绩空间。此外,通过盈利模式创新提高毛利水平,通过与房地产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也将会为百货业净利润率的提升带来机会。
  
  目前,百货店的盈利模式仍以联营为主,商场管理的核心以品牌招商+VIP服务为主,商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招商能力、谈判能力。由于门店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定位和品牌差异,而且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还有个区域的代理,因此,通过连锁,来提高谈判能力并且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促进效益提升的模式还不明显,除非是具有较强低成本外延扩张的能力(比如集团资源共享,能拿到廉价土地等),否则规模效益难以实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对费用的控制就成为了提高净利润率的关键。
  
  2010年,在收入规模上,很多百货企业实现了增长,但如果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原因,多数百货企业实现的总额增长可能并没有表面的数字那么耀眼,百货业应该警醒。由于通胀压力加大,国内消费名义增速维持高增长,而消费实际增速呈现持续的下滑状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4%,国内消费名义增速维持高增长。扣除价格因素之后,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8%,同比下降2.1%。
  
  家电:增速渐放缓
  
  随着渠道下沉,家电连锁正从原来的轻资产模式过渡到了重资产模式,这需要家电连锁业提升资本效率。
  
  家电连锁资本效率下降纵观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到目前,大卖场、超市、实体百货店、实体家电连锁正在走向成熟期,而化妆品连锁、家居连锁还处于成长期、B2C网上商城仍处于引入期。所以从财报上分析,这些连锁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但以超市为主要业态的企业和家电连锁企业随着渠道下沉,呈现出了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资本效率,也就是资产周转率在下降。家电连锁业近年来在财报上主要呈现的特点是营业收入增长仍很迅速,其中苏宁电器2008~2010的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16.84%、29.51%,但其相对于2006年、2007年动辄50%以上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营业收入的放缓、开店成本的上升以及渠道下沉,它们的资本效率(资产周转率)已经明显下降,ROE(净资产收益率)也开始了下滑。这逼迫着它们对同店增长、坪效越来越重视,已经开始向管理要效益,注意单店经营质量,而不是仅靠外延扩张来扩大销售规模。
  
  文章来源:超市周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