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外资店 发展 本土 压力

沪外资店面临发展机遇 选址限制本土对手

2011-08-09 中国零售物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业内人士:本土便利店不改变发展思路,优势局面将彻底丧失。

     业内人士:本土便利店不改变发展思路,优势局面将彻底丧失

  面对外资便利店近年来门店数量快速扩张和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长期来在上海零售市场占据上风的本土便利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本土便利店不迅速改变发展思路,上海零售市场本土便利店占优的局面将彻底丧失。

  外资店面临发展机遇

  最近,接连在本市人流较大商务区开出的便利店几乎都是外资背景的全家、7-11、喜士多等,特别是全家的开店势头特别猛烈,但很少看到在这一轮开店大战中有本土便利店的身影。

  面对外资便利店不惜高租金也要占领好市口的拓展思路,本土便利店却有一本难念的经。据本土便利店一位经营者介绍,本土便利店不是对人流较大商务区熟视无睹,只是这些商圈商铺要价实在太高,如果在这些地方开出门店、生意不错的话,马上就会在这些门店附近开出竞争店,那么新店的生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亏损期将会很长。此外,这些商务区的商铺业主租约期限越来越短,甚至一年一签,在这种租金高、租期短的情况下,谁还会去开新店呢?

  据了解,本市本土便利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为快客、好德、可的、良友等,向来以规模至上的上海本土便利店门店数量占据着不小的优势。但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几年间,本市现有大批便利店物业租约将陆续到期,以往在选址上处于劣势的外资便利店或许就会携强大的资金实力而“咸鱼翻身”。

  选址限制本土便利店

  本土便利店的选址思路、营销思路如果不改变的话,也会影响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一位便利店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本土便利店数量并不少,可以说是某些外资品牌便利店的好几倍,只是由于本土便利店当初的开店选址按照“小超市”思路,多数选在社区附近,把便利店目标人群与超市的目标人群混为一谈。虽然现在的选址思路开始改变,但是,大量位于社区的便利店依然拖累了便利店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而最近几年进入上海市场的外资便利店完全按照流动性大的选址原则选择开店市口,这样,外资便利店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远比本土便利店大。

  另外,一些本土便利店将营销思路定格在让利、低价等本不该是便利店核心竞争的内容上,也影响了本土便利店赢得高端、流动人群的青睐。再加上上海本土便利店的服务意识和盈利能力比起外资品牌便利店确实存在一定差距,难怪上述人士预计,上海便利店未来几年内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较少投入难有较大受益

  日本罗森株式会社前不久增持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罗森便利)股权比例至85%,百联集团只占其余的15%股权,这一消息让市场人士大惑不解。

  据百联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日本罗森是最早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外资便利店企业,经过多年发展,门店还只有300多家,比起咄咄逼人的全家、7-11便利店来显得逊色不少。罗森表示要迅速改变目前状况。而改变这一状况,势必要与全家、7-11竞争,要花大的代价,投入大的资金。如果让百联方面实现日本罗森的计划,那么就要由百联投资,百联显然不会冒这个风险。因此,百联、罗森经过两年协商,百联决定退出一部分股权,由罗森主导新一轮发展。如果罗森发展快速,百联可享受15%的股权成果;如果罗森败下阵来,百联损失也不大。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这也反映了国有商业的发展思路。国有商业总是企图以较小的投资风险获取较大的受益。在目前这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做到了。如果现在在上海便利店市场上,外资与本土便利店市场份额和门店的比例是2比8的话,再过三至五年,很可能就是4比6,再过三五年,很可能就是6比4,甚至7比3,上海本土便利店占优的局面将彻底改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