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百货

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的三大效应效应

2013-07-22 中国零售物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显示,2012年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为2282.7亿元,增长8.92%,比2006-2011年16.5%的平均销售增速下滑明显。

  全国连锁百货“龙头”王府井近日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北京王府井国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王府井国际”)全资子公司贝尔蒙特已于6月28日成功向春天百货控股股东Bluestone Globa lHoldings Limited(Bluestone)及Portico Global Limited(PGL)收购其16.64亿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39.53%。这是国内百货业近年来最大一宗收购案。

  依据香港收购规则,此次交易将触发以上市公司春天百货全部股份为目标的强制性全面(不包括Belmont已拥有或同意收购之股份)要约收购。强制性要约收购完成后,春天百货将成为王府井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届时,将向香港联交所作出撤销春天百货股份上市地位的申请。

  收购的三大效应

  成立于1996年的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是一家定位高端的全国连锁百货店和奥特莱斯营运商,2009年12月15日它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00331)。

  财报显示,2012年其销售总额54.19亿元,同比增加12.7%,其收入由2011年的12.783亿元微升0.9%至12.894亿元。但是,其经营利润却由2011年的6.175亿元下降18.0%至5.061亿元;净利润更是由2011年的3.319亿元大幅下降43.7%至1.87亿元;毛利率也由2011年的18.1%下降至17%,其中百货业态的毛利率由2011年的19.7%下降至18.6%。

  这种销售额增长、赢利能力却下跌的状况已经持续了数年。2010年其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41亿元,2011年为3.128亿元,2012年为1.563亿元,2012年同比下降幅度高达50%,跌幅逐年加大。

  对于春天百货而言,面对连年的赢利下滑,此时选择转让股权,或将给品牌未来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对于王府井而言,此次收购将带来多方面的潜在收益。

  收购使王府井百货的规模实现快速扩张。从销售规模看,春天百货2012年营收54亿元多,王府井百货2012年营收规模182.64亿元,双方合计规模达到230多亿元。从商业经营面积看,2012年王府井约135万平方米,春天百货约55万平方米,收购后双方总经营面积约190万平方米。这都使王府井百货的规模快速扩张。

  从店铺规模看,截至今年1月,王府井百货拥有不同梯次的门店30家,其中大本营北京有6家,在一级省会城市有15家,在二三线城市有9家。而截至2012年底,春天百货共经营16家门店,包括13家春天百货店和3家奥特莱斯,网络遍布北京及8个省份。其中厦门有5家店,贵阳有3家店,青岛有2家店,北京有2家店(赛特购物中心和赛特奥莱),六盘水、遵义、西安、太原各1家。收购完成后,王府井百货控股的门店数量达到46家,一跃成为继万达、百盛百货之后,全国门店数量排前列的百货集团。

  收购还使王府井在南方市场的控制力加强。目前王府井百货的30家门店中,主要位于北方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如长沙、太原、成都、西宁等,东南沿海和南方城市店铺相对较少。而春天百货的16家门店中,贵州布点最多最强,厦门也是重点城市;在其布局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是王府井尚未进驻的。收购后,王府井百货一方面能够加强在北京大本营的优势,同时在贵阳、厦门、青岛、沈阳等布点空白城市与春天百货形成互补,从而可以加强它在南方市场的控制力。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收购使王府井百货的业态转型有了新突破。

  受累于消费疲软和联营模式的困境,国内百货业近年赢利下滑。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显示,2012年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为2282.7亿元,增长8.92%,比2006-2011年16.5%的平均销售增速下滑明显。大型连锁百货集团这几年纷纷转型,进军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寻求新的增长点。自2011年起,王府井便开始进军购物中心。这一次,凭借收购春天百货,它再度成功进军奥莱业态,将获得奥特莱斯门店以及相关管理经验,实现“百货+购物中心+奥莱”的多业态经营。

  王府井百货董事长刘冰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发展阶段,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零售企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联手打造零售“航母”,通过规模化、精细化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优势。

  百货业或迎来新一轮并购潮

  “龙头”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对整个百货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其他企业间的兼并整合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或将开启百货业新一轮兼并重组大幕。

  大型零售集团之间的整合、零售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判断一国零售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与欧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百货零售行业相比,中国百货行业集中度偏低,差距明显。目前,日本百货行业的集中度为57%,美国为59%,韩国为90%,而我国只有10%。

  从单体百货零售集团的规模看,差距也很大。美国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梅西百货,在美国45个州拥有840家Macy's和Bloomingdale's百货店,同时还经营macys网站、bloomingdales网站以及9家Bloomingdale's折扣店。2011年,其销售额为264亿美元。西尔斯是美国第三大百货零售商,在美国和加拿大共有4000多家门店。

  相比之下,国内百货企业单体规模明显偏小,有的仍为单体店,有的只有个位数的店铺,每年销售额不过几亿元,多的也不过二三十亿元人民币;就连一些领军百货上市公司,全国店铺数量也只有几十家,销售规模不过百亿元人民币左右。

  百亿元人民币与百亿美元、几十家店铺与上千家乃至几千家的店铺规模,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如何做大做强,将是国内连锁百货集团在未来几十年内必将面对的课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收购兼并便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据平安证券对美国近30年来百货业295起并购案例进行的梳理,并购是推动行业整合和市场集中度提升最有效的途径。目前美国前十大百货公司中的Macy's、Sears、JcPenny、Nordstrom、Dillard、Saks等,都是通过并购区域百货公司来实现规模和份额的绝对增长。例如,1994年美国联合百货收购了梅西百货,逐渐发展成今日的规模;2005年Sears与Kmart合并,形成了如今美国第三大百货零售集团。

  在国内,近几年也已有西单商场和新燕莎控股组成首商集团等案例。

  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中国百货企业目前总体规模、分布的区域都偏小,加速发展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百货集团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王府井收购春天百货,这是行业整合、提高集中度的先兆。在扩张过程中,自身跨区域投资开店是一种方式,收购股权也是一种方式,但后者可更快速拓展,同时也可避免跨区域所面对的地区差异带来的本地化的困难,从而使扩张更迅速、更平稳。而只有提高行业集中度,才能实现规模经营效益。

  平安证券指出,无论是从行业发展生命周期还是从宏观经济周期来看,国内零售行业或已进入新一轮并购高峰期。尽管从经营层面看传统零售乏善可陈,但大多数百货公司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角度来看,几乎处于历史最佳状态。夯实的物业价值、稳定的现金流以及现金流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潜在融资能力,更加凸显零售公司的并购价值,也为行业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已经具备一定体量的零售公司而言,依靠自身新开门店增长有限,未来将更多依赖收购兼并的途径来实现规模质的飞跃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