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多晶硅 寒流 3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上市公司涉猎多晶硅遭寒流 300亿元投资冲动隐忧

2009-07-08 中国零售物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投顾问能源产业研究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内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曾令市场无限憧憬多晶硅业务,似乎风光不再。

  7月6日,川投能源(600674.SH)发布的业绩预减公告即为佐证,“经测算,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在1.1亿-1.29亿元,同比下降35%-45%。”原因则是川投能源参股企业新光硅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降,公司投资收益减少,从而影响净利润。

  好在暴跌数月的多晶硅价格,似乎开始随着下游的需求转暖而企稳回升。

  6月底,记者从多家国内厂商处了解到,国产多晶硅现货价格从5月每公斤约55美元快速拉升至60美元,单月涨幅近10%。

  “即便价格回升,但对于国内每公斤约60-100美元的高成本而言,仍很难赚钱。”某涉足多晶硅行业公司的有关人士向记者坦言。

  不到一年,多晶硅行业就从利润率超过800%的暴利行业,跌入亏损临界点,曾凭借多晶硅概念在二级市场风生水起的十余家上市公司,也同样面临着拷问。

  中投顾问能源产业研究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内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去年12月,包括天威保变(600550.SH)、乐山电力(600644.SH)、通威股份(600438.SH)、南玻A(000012.SZ)、江苏阳光(600220.SH)等超过10家上市公司投资多晶硅项目,已公告的投资额近60亿元,总投资额高达300多亿元。

  行情踏空者

  张光荣,虎门一家做服装外贸加工公司的老总,2008年4月,一度眼红于多晶硅行业惊人的暴利而摩拳擦掌,但经过一翻考察后,精明的老张放弃了投资计划。

  但并非每个投资者都如老张般谨慎和幸运。

  6月初,天威保变在投资者关于多晶硅价格下跌对公司影响的答复中称,目前,公司的两个3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正处于建设期,因此价格下跌影响不大。但并不否认,长远看,两个项目的收益会有一定影响。毕竟是告别了短暂暴利阶段。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公告涉足多晶硅行业的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最早涉足多晶硅行业的为南玻A。

  2006年6月,该公司总投资达60亿元的多晶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投资项目在香港签约,主要涉及在湖北宜昌投资建设高纯多晶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两个项目,总规模年产5000吨高纯多晶硅、4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

  南玻A公告称,其中一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0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周期约18个月。

  但事实上,建设过程并不顺利,原定18个月的建设周期,实际用了整整2年零3个月,去年12月,其一期多晶硅1500吨项目才进入投料试运行阶段,今年1月9日才正式投产。

  显然,南玻A错过了此番多晶硅市场的黄金时期。

  2002年以来,多晶硅现货价7年内上涨10倍,高峰时利润率超过800%。但去年9月以来,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和金融危机导致需求迅速萎靡,多晶硅价格从最高近500美元/公斤一路下滑,去年底已跌至约200美元/公斤。

  “若预计南玻A2009年多晶硅投产500吨,市场价格在1200元/公斤(约170美元/公斤)的条件下,其2009年每股收益约0.66元。”今年1月,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

  而南玻A2008年年报显示,当年每股收益0.35元,若按此计算,2009年起每股收益或将增长88.6%。
但事实上,继续恶化的多晶硅市场并没有给南玻A任何喘息机会。今年3月底,国内多晶硅价格跌破100美元/公斤。5月,则下探至55美元/公斤。

  南玻A期望多晶硅的投产带来利润大幅上升的希望,似已落空。今年一季报显示,南玻A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1.8亿元,同比下降56%。

  中投顾问能源产业研究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其一期建设基本上始于2006-2009年,2007-2010年建成投产,其他产能可能在2011-2012年实现。

  而公开信息显示,上市公司涉及多晶硅一期项目,多是去年底今年初才建成。

  除自建项目外,还有参股已建成投产多晶硅公司,而这部分上市公司里,虽然前期在行业景气度高涨时,坐享丰厚的投资收益,但随着行业景气度下滑,也不得不面对投资缩水的危机。

  川投能源是众多涉硅上市公司中最先直接获益的。

  2008年1月,川投能源正式收购拥有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项目新光硅业38.9%股权。当年一季报显示,川投能源该笔投资收益达7335万元。

  今年一季报显示,川投能源投资收益同比减少50.4%,主要在于新光硅业仅实现净利润1.1亿元,按权益法核算享有约4326万元投资收益。

  类似的还有今年一季度微亏0.0085元的通威股份。2008年2月,公司1.91亿元收购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当年投产一期1000吨项目,创造了国内多晶硅行业建成投产最快的速度。

  2008年年报显示,通威股份约8.7亿元毛利中,主营收入占比仅1.4%的新能源多晶硅项目,却为公司贡献约占全年毛利10.5%的份额,达9097万元。

  然而,多晶硅价格不断下跌,令颇受追捧的上市公司遭受质疑。

  日前通威股份投资者交流会上,董事长刘汉元面对投资者有关多晶硅价格走势的疑问表示,由于在物料闭路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方面以及副产物的解决方面发挥出技术优势,通威的多晶硅生产出来后依然是赚钱的,目前大约其生产的多晶硅成本为每公斤45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目前最低的多晶硅价格也在每公斤60美元以上,故继续看好多晶硅的前景。

  但虽然如此,通威股份在2008年年报说将在恰当时机推进的二期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通威股份方面则似乎信心不足。

  刘汉元也同时表示,3000吨多晶硅项目的上马,主要还是看行业大环境而定,“公司内部评估可能在明年9月份前投产”。

  逆转对垒恶化

  山越高,谷越深。

  遭遇从高峰迅速滑落的取低谷后,多晶硅市场企稳之说喧嚣尘上,对于多晶硅市场后市的争论再度达到白热化阶段。

  多晶硅市场出现逆转抑或继续恶化?

  6月15日,上海召开的亚洲光伏峰会上,对于多晶硅市场的后市看法的分歧再次直接碰撞。

  国内多家光伏企业纷纷表示,停滞数月的产能扩张近日已重新开启。

  台湾茂迪董事长左元淮预估,今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有望维持在每公斤70-80美元水平,再降价空间有限。

  几乎与此同时,5月以来,随着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功增发,另一家境外上市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也蓄势待发地正式向纽交所递交增发文件。

  种种迹象成为市场对于光伏行业复苏判断的显著风向标。

  但是出席亚洲光伏峰会的英国新能源财经公司高级分析师Julia,则看法完全相反。其坦言,今年下半年,全球多家领先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新建产能均将陆续投产,这将释放约3万吨新增产能,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的下调压力将继续增大。

  新能源财经公司对多家原料供应商调研的结果显示,50%的企业认为,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跌。

  “我觉得短期有企稳迹象,但是年底,还会继续下跌。”招商证券分析师汪刘胜向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上成熟商家的多晶硅成本价格约25美元/公斤,相对于高出国产多晶硅近20%的定价70美元/公斤而言,“多晶硅价格还处在高位。”国外厂家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使多晶硅有继续下探可能。

  显然,这种行业趋势下,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加之很多项目都是近一两年蜂拥上马,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在低价持续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如果暂停建设或生产,则要承担巨额的前期投资,而且同样要面临投入生产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情况。

  “中国多晶硅原料企业更打出了比国际产品便宜20%的低价。”Julia坦言。

  但实际上,低价竞争策略没有带来订单的相应增长,许多下游海外厂商对如此低价能否带来质量保证和如何维持企业生存,表示怀疑。

  若按上述价格计算,如果说今年4月初,多晶硅价格在近100美元/公斤价格处波动时,部分厂商利润仍可达100%以上,那么到6月中旬,国内厂商的多晶硅价格已接近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价格如果继续下跌,那么国内大多数多晶硅企业或将面临利润的进一步摊薄甚至亏损。

  “相比较多晶硅行业的微利而言,其他光伏企业中下游企业处境同样窘迫,但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跌,其所面临的行业压力可能减缓。”安信证券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龙告诉记者。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电光伏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51亿美元,同比增长49.4%,调整后的净利润却亏损2250万美元。

  5月27日,中电光伏公布的2009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美元,环比下降14.4%,一季度亏损880万美元。

  库存原材料的巨额损失,正是造成中电光伏2008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9月,多晶硅价格最高时接近每公斤500美元,为避免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造成更大损失,光伏企业纷纷大规模囤积多晶硅。

  但短短几个月,多晶硅价格迅速回落,到2008年底就已跌至每公斤150美元左右。

  中电电气集团分管光伏事业部的副总裁蔡志方坦言,“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多晶硅价格可能继续下探到每公斤40-50美元,甚至不排除直接下到30美元的可能。”

  “二季度以来,许多光伏行业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的中游企业,原料存货的消化或即将接近尾声,将因多晶硅等原料价格不断下降而减轻压力,同时,太阳能组件产品的价格虽也在下跌,但原料价格的跌速超过产成品价格的跌速。”张龙告诉记者。

  暴利时代或终结

  面对半瓶水,悲观者说:“只剩下半瓶水了”,乐观者却语:“还有半瓶水呢”。

  “悲观者看到的是危机,乐观者看到的是机遇。”张龙告诉记者,在他看来,短期而言,多晶硅市场压力将继续存在,而长期看,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的使然必将给多晶硅市场带来改观。

  但无论如何,多晶硅行业的暴利时代或将终结。

  事实上,多晶硅价格的暴跌,实质是价格的本位回归,多晶硅暴利时代本来就不正常。汪刘胜认为:“市场会恢复正常的供求关系,自动修正合理的毛利率。”而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回归本位,也迫使国内有关企业在技术和成本控制层面加大投入。

  同时,“激烈的价格战或将大浪淘沙般地将并不具备行业发展实力的公司淘汰”。上述某涉足多晶硅行业公司的有关人士坦言。“对于光伏市场而言,有关政策的影响或许更占主导地位。”

  “截至目前,以前拉动国内光伏行业发展的‘外需’短时间内难有起色,但国家近期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给了光伏行业些许希望。”张龙认同政策对于光伏行业的重要性。

  “新能源振兴规划已上报有关部门,推出应该很快。”能源专家、国家发改委高级顾问、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办公室主任周凤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26日,河北香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区域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传出消息称,即将公布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可能将2020年的光伏规划由此前的1.6GW(十亿瓦)增加到20GW,是原规划的12.5倍。

  而之前,随着“太阳能屋顶”和“金太阳”工程等国家扶持政策陆续推出,及《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调整,能否将引导中国光伏市场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似乎成为发展光伏行业的重点所在。

  “如果《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有关光伏行业项目能得到落实,那么对于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乐观的。”张龙认为,对于多晶硅市场之所以出现逆转抑或继续恶化的截然不同观点的对抗,主要是对于有关国家政策的解读,“政策的落实带来的是乐观预期,而现状的萧条是悲观根源”。

  “规划提出的目标具体有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目标。”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更需要上网电价等相关政策配套扶持。

  日前举行的太阳能电源与智能建筑节能减排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告诉记者,“目前,最好的光伏电站就是建筑屋顶。”虽然距离国家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大规模补贴实施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国家有关部委已正式出台有关文件,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的推广实施补贴。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7-8/HTML_KW4A5JNP1LMT.html(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