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三聚氰胺危机一周年 乳业6大变化已是全新面貌
三聚氰胺事件触发了中国乳业的深刻变革。在一年后的今天,上至国家安全法规、中到企业战略调整、下至终端产品,普通消费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乳品行业已是全新面貌。
◇变化一:政策法规出台效率高
三聚氰胺事件暴露出法规、监管滞后,过后这一年当中,政策、法律法规和指标的制定,成为政府管理部门的要务,效率之高史无前例。一年间共制定出台了近10个政策法律法规,例如《食品安全法》、《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奶业发展规划纲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家《乳酸奶饮品标准》(GB/T21732-2008)、《乳制品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R)认证实施规则(试行)》等。日前,卫生部又对外公开了《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婴幼儿营养配方奶粉标准》、《杀菌乳安全标准》、《灭菌乳安全标准》、《酸牛奶标准》和《生鲜乳安全标准》等多个标准在制定中。
其中,今年2月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是自创立“中国”国号有史以来在食品方面的第一部法律。在此之前,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并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法律,原来只有一个《食品卫生法》,对原来的食品要求程度,止于“卫生”。《食品安全法》将食品从“卫生”升级到“安全”。从此,“食品”与“安全”合而为一。
◇变化二:蛋白质含量标准有了上限
卫生部刚刚公布的《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专家组提出了新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框架和目录。清理后的标准共三大类75项,分为产品标准17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56项。记者发现,其中涉及婴幼儿食品的标准占了35项之多。
在众多标准中,有一项倍受关注。为了避免类似添加三聚氰胺的悲剧重演,新标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规定特意做了改动。和以前只有下限(如1段配方奶粉每100克不少于18克蛋白质)相比新标有了上限,改为以每100千焦耳在0.45—0.7克之间。
而在原料要求上,明确婴儿配方食品不得使用非脱盐乳清粉,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不应含有谷蛋白,不应使用氢化油脂和不应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辅材料,更不能添加氟。
◇变化三:国内乳业重划疆域
三聚氰胺事件已将三鹿从中国乳业版图上彻底摘除,也引发了旧有乳业竞争格局的大地震。一线阵营与二线阵营在这次危机中此消彼长,蒙牛投向中粮旗下,三元在接手三鹿之后迈向全国扩张的征程,飞鹤登陆纳斯达克,雅士利引入凯雷、复星,初露国际锋芒。二线区域性品牌原本对第一阵营难望及项背,在这场危机之后,却与行业龙头分庭抗礼,一起笑傲江湖。
另一方面,危机的冲击令中国乳业倒了“篱笆”,外行业跨界而来掀起强势挑战,一涌而入的“门外汉”,“准专业级”和“专业级”开始同场竞技。9月初,山西煤老板王志强斥资5700万投资并购古城乳业,美国可口可乐在上海宣布3年内投入2亿美元涉足中国乳品饮料市场业务,生产美汁源果粒奶优。
◇变化四:洋奶粉加码中国市场
而由于国内奶粉市场的巨大空间,使得中国市场备受重视。知名洋奶粉品牌纷纷加码。今年以来,雅培加大了在中国奶粉市场的投入。先是在3月耗资2亿元人民币在广州的雅培在华营养品工厂竣工并投产。
此外,惠氏也将奶粉工厂搬到了中国国内。2007年,惠氏中国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人民币成立了苏州工业区,主要从事婴幼儿营养品的生产。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有望投产。
尽管媒体和消费者对洋奶粉的涨价提出质疑,但是相比国产奶粉相对软弱的市场表现,洋奶粉还是寄托了消费者的极大希望。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晨认为,随着洋奶粉巨头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份额将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大约有200亿人民币规模,其中外资品牌占据了一半左右的市场,在高端市场则拥有70%以上的份额,今年,这一份额有望继续提高。
◇变化五:消费者都成了专家
在这一年中,消费者获得的乳品知识信息量空前,加上各人的自行钻研,如今俨然都成了营养专家。
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满足于认品牌、追新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延伸到企业生产基地、产品成分标识内容、质量检测记录、市场口碑等等,有关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妈妈们的购物袋里多了一本“宝书”,记满了意向商品的种种详细信息。
“知情权”成为被反复强调的高曝光率名词,在这种呼声下,违规添加剂被揭露,假洋品牌被揪了出来,幅照食品显著标注开始出现。在“免检产品”被取消后,一切的认证都被消费者反复仔细推敲。三元的“中国名牌”获得延期却未及时更改标识,也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正在制定中的三大乳品标准突出了标识规定。
业内人士评价,消费者都变成具有钻研精神的专家,客观上已经大大抬升了企业违规生产经营的门槛,是净化市场的积极力量。
◇变化六:新价格战是比谁贵
曾经,价格战是国内乳业洗牌的重要手段,谁更便宜意味着谁更有吸引力。过去的一年彻底颠覆了这种模式。
狠抓奶源建设、严格质量控制、加强技术研发,企业不惜血本投入“质变”工程。而消费者也完全接受了好奶好价的观念,优质牛奶无论原料成本还是生产成本的确相对更高。企业不断推出更优质的产品,标上更高的价钱,消费者泰然接受。乳业市场的竞争终于进入良性轨道。
乳业的价格战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比贱,改而比贵。核心牧场,加价;进口奶源,加价;技术升级,加价;营养添加,加价……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ce.cn/cysc/sp/info/200910/29/t20091029_19827988.shtml(南方日报)
- ·中国中老年用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中国零售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宠物市场中国宠物市场“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热点分析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老年经济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老年经济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宠物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3-2017 Analysis and Investment Consulting Report on China...
- ·2014-201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3-2017年中国医药连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艾迪西欲“迎娶”申通 申通或成快...
- ·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跃居全球...
- ·我国快递开始实行实名制:“一纸...
- ·实名制“磨合期”企业面对巨大挑...
- ·国务院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支持兼...
- ·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7.63...
- ·互联网商务受资金关注 零售业将迎...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韩长安的能源情结
- ·武钢:绿色能源“金风”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朱林瑶:白手起家的超级女富豪
- ·陈华书写京基地产史
- ·曹德旺:打造车轮上的透明帝国
- ·鞋界儒商钱金波
-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教父与“联想...
- ·郑南雁和7天连锁酒店